紅網長沙4月23日訊(記者 易徵洋 通訊員 梁輝)接過患者送來的錦旗,湖南省人民醫院首席專家、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吳金術教授心裡終於送了口氣。
  今天上午,來自湘西瀘溪縣的先天性膽總管囊狀擴張患者小恬,從湖南省人民醫院順利出院。今年1月,小恬在廣東出現腹脹、腹痛、面色發黃等不適狀況,在當地醫院被確診為“先天性膽總管囊狀擴張症”,接受了膽總管囊腫空腸吻合手術。術後,小恬仍反覆右上腹痛,寒戰、發熱,醫生為她放置鼻腔引流管引流膽汁,但效果不佳,隨後小恬於今年3月住進了湖南省人民醫院膽道外二科。
  經檢查,醫生診斷小恬為“膽腸吻合口狹窄、高位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”。由於長時間膽道感染,膽總管與胰腺、十二指腸粘連嚴重,手術分離時容易導致十二指腸、胰腺破裂出血,手術難度和風險都極大。
  “按照常規,小恬這種情況應繼續保守治療兩三個月後再手術,但其家境貧困,難以支付數個月保守治療的費用。”吳金術介紹,3月26日,為小恬實施囊腫切除及肝膽管盆式內引流手術,手術獲得成功。術後,經過20餘天的精心治療和護理,小恬恢復良好,醫護人員還為她捐款1000餘元作為回家的路費。
  “先天性膽管囊狀擴張症是指膽管(包括肝膽管和膽總管)因先天性發育異常而引起的囊狀擴張,女性和男性的發病率之比為3~4∶1,嬰幼兒及童年時期的發病者占到2/3。”吳金術說,與其他先天性膽道畸形一樣,先天性膽管囊狀擴張在亞洲人中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歐美白人,其中以日本、中國發病率較高。該病的病因在醫學界尚無明確定論,可能與先天性膽胰管發育異常、膽管遠端梗阻、先天性胰膽管合流異常等因素有關,此外,病毒感染也會引起該病的發生,特別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。
  “先天性膽管囊狀擴張症癌變發生率達到22.2%,延誤治療非常危險。”吳金術提醒,如果小孩左上腹出現包塊,甚至有眼珠發黃等癥狀的出現,都可能是患有先天性膽管囊狀擴張的表現,必須儘早檢查、治療。  (原標題:湖南省人民醫院反常規實施手術 治愈先天膽管囊狀擴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m24hmio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